欢迎访问池州市林业局!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府公文

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路径调查分析报告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林业局 发布时间:2012-02-24 09:22
[字体:  ]
 
   林木资源是我市重要的优势资源之一。根据市政府安排的年度重点工作要求,我局组织专项工作组赴各县区,就林木资源换产业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结合2009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林业年度统计报表和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一、池州市林木资源与产业发展现状
   1、林木资源概况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80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700万亩,森林总蓄积2456万M3,森林面积、蓄积均居全省第五位。有林地中乔木林646万亩,占92%、经济林10万亩,不到2%、竹林44万亩,仅占6%。按林地使用权划分:国有林有林地面积29万亩、蓄积158万M3;集体林有林地面积671万亩、蓄积2297万M3。国有、集体有林地面积、蓄积比分别为4:96和6:94。集体林中分山到户率达88.5%。
   按森林类别划分:公益林面积287万亩、商品林面积413万亩,公益林、商品林面积比为:41:59。国有林划为公益林面积21.9万亩,占国有林面积的70%。乔木林总面积656万亩,蓄积2454万M3。按龄组分:幼龄林122万亩、中龄林389万亩、近熟林94万亩、成熟林39万亩、过熟林12万亩,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蓄积分别为224万M3、1511万M3、459万M3、206万M3、54万M3。经济林面积10万亩。其中板栗4万亩、青檀2万亩、杜仲7600亩,其它品种如李、桃、梨、香椿、银杏、枣、油茶、油桐等均有种植。竹林面积44万亩,1.2亿株。  
   2、森林采伐限额与资源变化情况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下达我市年森林采伐限额80万M3(其中,商品材46万M3,非商品材采伐量34万M3;人工林40万M3、天然林40万M3),毛竹1100万根,分别占全省总限额的9.7%和11%。资源年报显示,2009年与2004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增加17万亩,增长2.5%。乔木林增加16万亩;经济林有所减少;竹林增加2万亩,增长5%。森林总蓄积增加329万M3,增长15%。乔木林中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三项总面积达144万亩、总蓄积达719万M3,分别增长25%和15%。据此推算,全市用材林蓄积已达1735万M3
   3、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全市大、小林业加工企业865家。其中木材加工706家、竹材加工151家、森林药业1家;松香产品企业4家、油茶加工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有贵池东盾木业、鸿亮竹业和东至森隆鑫木业3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有东至凯林木业、东杰建材、青阳秋田木业、石台九华药业等4家;年产值超千万元企业有贵池平原木业、东至双辉竹业、青阳新河竹业、石台三林木业等十余家。规模人造板生产企业近20家。其中胶合板企业3家、纤维板企业2家、刨花板企业3家、细木工板企业十多家;松材线虫病疫木加工厂5家,可直接处理松树疫木6万M3以上。竹地板企业2家。竹签竹筷生产企业3家。机制炭生产企业2家。竹木成品家具生产2家。外向型出口企业有贵池鸿亮竹业、东至双辉竹业、青阳秋田木业、石台九洲制炭、牯牛降炭业等5家。
   2009年木材年产量59万M3,其中原木36万M3;薪材23万M3。竹材年产量833万根,其中毛竹793万根。年产水果729吨、干果3106吨、毛茶5596吨、森林食品5523吨、木本药材201吨、木本油料119吨、松脂3611吨,其中东至县食用菌产量1710吨,是安徽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年产锯材20万M3、人造板36万M3、木地板27万M2、木质家具72万件、竹卫生筷子18万标准箱、松香1360吨。其中木质纤维板产量达22.5万M3,占全国总产量的0.8%。竹卫生筷子占全国出口产量的10%。2009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32亿元,比2008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3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产值14.5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产值4.5亿,增长51%。其中林业旅游达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产值达2亿元。
   4、林木资源与经营利用评价
   近年来,我市各地深入落实《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池政[2007]1号),紧紧围绕“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生态增优、财政增长”的现代林业建设目标,以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加工企业培育为突破口,坚持生态、产业并举建设之路,森林资源持续增加,林产加工体系初步形成,林业发展步入资源科学经营、产业提速增效的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一是森林生态效益突出。据专题测算,全市森林生态效益总价植达420多亿元。二是可利用资源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增加,进入成熟采伐期资源增多。据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将比“十一五”增加15%左右,可达100万M3左右。三是林产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市木竹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近30家(主要企业名单附后),其中年加工原料生产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能力达50万立方米,可吸收150万M3采伐量林木“三剩物”的综合利用,不但可以带动本市林木“三剩物”加工,还可充分吸纳周边资源形成产业优势;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竹地板、竹签、竹筷、竹炭年可加工毛竹500万株以上,竹材加工能力也可基本满足竹材资源的加工升值,毛竹由20元/担提高到30元/担。四是林业经济增势强劲。“十一五”期间林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0%。今年以来林业企业经营普遍趋好,上半年全市林业产值达20亿元,预计全年林业总产值可突破40亿元,比去年增长25%以上。东盾木业年税利达4000多万元,森隆鑫木业、鸿亮竹业、石台三林木业实现利税可达500万元以上。
   二、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条件分析
   1、林木资源换产业的内涵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一种可再生资源,林木兼有自然生态属性和商品属性,具有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是林木资源的基本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依据市场需求,科学经营森林,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是林农的期盼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在有效保护好自然保护林区林分、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特色景观林以及古树名木等资源的同时,合理经营公益林,大力推进商品林由林木资源——林木资产——林木资本——货币资金——林业产业之间的转换,做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基本内涵:从林木资源经营利用的角度看,必须达到“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持续经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到“规模经营,配套集群,精深加工,提质增效”;从资源换产业的角度来看,必须做到“政府引导、科学规划;企业主体、龙头带动;市场运作,投资拉动”,同时坚持“采伐迹地及时更新”、“资源消耗总量控制”两项基本林业制度,确保“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2、林木资源换产业主要特点与方式
   林木资源换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林木资源换产业必须以科学经营森林为前提,坚持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二是林木资源换产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三是林木资源换产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林业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四是林木资源换产业具有“土地换产业”、“矿产换产业”的等资源换产业的一般属性,资源采伐总量指标由省政府下达各县(区)政府。但在南方集体林区由于林木所有权属于分散的广大林农,林木采伐微观实际处置权在广大林农,与土地、矿产所有权国有性质有很大不同,资源整合难度相对较大。五是林木资源换产业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可通过原料生产信息平台的构建、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等形式帮扶龙头企业发展。目前,林木资源换产业的根据地区条件不同,适宜推行以下五种模式一是“空间换产业”模式,利用林木形成良好环境的林地资源,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形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植,发展森林食品业。二是“景观换产业”模式,利用林木景观资源,旅游企业投资,林农以林木资源入股参与,发展森林旅游业。三是“林产品精深加工升值”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引导扶持,大力发展速生原料林基地,延长加工产业链,不断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木竹终端产品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四是“林木使用权抵押贷款融资模式”。林权所有者以林木资产抵押获得资金投资营造林或其它林业产业。五是“林木流转变现模式”。商品林到达采伐期或尚未到达采伐期,林权所有者通过转让、租赁、拍卖等形式出让使用权获得收益。此外还有“碳汇林业模式”等,主要适用于荒山面积大、绿化水平低的地区。程序复杂、条件严格,目前全国尚处于试点阶段。
   3、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的优势条件
   从资源条件看,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广阔的林地空间,全市森林面积达700万亩,可以“空间换产业”。各地在发展林下养鸡、高山蔬菜种植等林下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二是丰富的公益林形成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的条件,森林旅游业具备由“森林人家”到“生态庄园”形式过渡。池州市地处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天然起源的自然林达400万亩,还有55万亩的竹林和经果林,景观资源独具特色。二是大量的商品林可以放开搞活。全市拥有413万亩商品林,同时,周边江西、安庆、黄山都是重点林区,可以通过龙头带动聚集林木资源原料形成产业优势。林产工业原料不仅可以综合利用本地100万M3采伐限额指标,而是周边地区300万M3到400万M3原料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从产业基础看,池州市林产工业初具规模,林业加工制造业升级提升具备初步条件。杉、松、杂木锯材达20多万M3,特别是人造板生产能力的增强,生产的30多万M3板材可为成品家具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原料保障。目前贵池东盾木业、鸿亮竹业、东至森隆鑫木业、石台三林木业有一半以上原料均来源于外省及周边市(县)。2009年九华山直接进口了2400 M3热带木材加工利用。全市还有5000多吨森林食品可以进一步深度加工。从政策环境上看,一是池州市是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点区域。目前木制品加工业主要省份广东省提出“腾笼换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转移,木竹制品制造呈现北移西进的趋势,给池州市林业产业加工业的升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二是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去年出台的《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为池州林木换产业提供了新契机;三是林权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林木产权得以明晰,为林木换产业打下了基础。四是东至等县已建立森林资源资产中介评估机构,九华农商行、农行、东至农合行、表阳农合行等四家银行已开展林权抵押业务。截止2010年9月中旬,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70笔,金额共计5411万元,为林木资产变现融资推广积累了经验。
   4、制约林木资源换产业的主要问题
   当前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存在以下四大问题:一是森林经营利用规划滞后,林木资源呈现低水平增长态势。经济林品种多、但规模优势不突出;用材林有规模但经营粗放。油茶、山核桃、山茱萸、毛竹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林木品种培育以及林下产业发展、森林旅游开发建设没有制定专项的产业规划进行引导。包括公路沿线的人工林也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二是林产加工业集聚度不高,品牌企业缺乏。全市尚未设立专门的木材工业、竹材品加工制造、森林食品加工开发园区,导致生产不配套、产业链条短。木竹制品制造、森林食品加工、森林旅游开发缺乏知名品牌企业落户,生产、加工、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如东盾木业生产的纤维板价格是1800 元/M3,相比原料800元/M3,产品附加值增长了1倍,但如能生产终端家具,价格可提高到5000元/M3,产值可提高8倍,产业链条的延伸空间巨大。三是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林木要素市场发育不够健全。林木生产经营分散,合作化程度不同,产销信息不对称,有龙头企业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林业协会组织建设缓慢。林业要素市场平台建设滞后,林业投资、林业融资、林业保险困难,导致林业产业活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弱。四是林木资源换产业认识上有误区,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将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相对立,有的认为林业只有生态效益,有的过分强调产业高速发展,没能将资源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导致工作推进上“缺位”或者“错位”。
   三、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总体思路和途径
   1、总体思路:池州市是林木资源大市,但还不是林业产业强市。林木资源换产业事关林业生态建设的提升,事关林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事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必须统筹协调,合力推进。总体思路:池州市林木资源换产业要“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搭建“三大平台”,打造“四大链条”,实施“五项工程”,抓好“六项工作”。
   2、主要途径:
   坚持“一条主线”:即坚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创新公益林托管机制、商品林规模经营机制;创新以林木采伐证便民发放和林业要素市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林业综合服务机制;创新林业保险业务拓展和投融资渠道通畅的林业金融机制;创新林产品品牌创建、名特优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帮扶等奖励激励机制和企业依据县区原料来源的分税政策等。
   突出“两个重点”:即以“林权配套改革”和“林业招商引规”为重点。加快推进林权配套改革,尽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林业管理制度。加强政府与国内外知名林业品牌龙头企业的高层对接,对板材、竹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四大特色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包装,吸引国内外实力强劲的林业集团公司进行深度开发。
   搭建“三大平台”:加快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建设,构筑林权流转、抵押贷款评估、咨询服务平台;推进林业要素市建设,构建林业经营、资产融资、林业保险等林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快特色林业园区建设,“筑巢引风”,构建林业企业发展平台。引导现有林业规模企业聚集入驻,加大招商引规力度,吸引林业加工知名品牌企业入驻。
   打造“四大链条”:着力打造以木制成品家具制造为主的木材制品加工集群产业链、以竹制纤维综合利用为主的竹产品系列开发集群产业链、以特色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与深度开发集群产业链、以“生态休闲林庄”集群建设为重点的森林旅游开发产业链。
   实施“五项工程”:一是林下产业建设工程。综合利用现有森林不同的空间环境,引导林农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二是竹业致富工程。大力提升现有44万亩竹林经营水平,扩大毛竹基地规模,培育竹产业龙头企业。以生产竹纺织制品等终端产品为主,兼顾开发竹凉席、竹工艺品和竹制家具。三是木制品精加工工程。以现有县区工业园区为基础,建立木制品加工园中园,引导市内规模林产加工企业入园,引进高级家具厂商入驻,依托东盾木业、森隆鑫木业等人造板材原料,开发生产高级家具等下游终端产品。四是森林食品开发工程。吸引进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投资,以现有香菇、木耳、林鸡、高山蔬菜、板栗、油茶等资源开发为重点,不断研制开发森林食品、森林油料等高附加值森林食品。五是森林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工程。利用丰富的公益林景观资源,在引导“森林人家”开发的同时,鼓励林农以林木作价入股的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开发建设“生态休闲林庄”,修建配套设施,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
   抓好“六项工作”。当前,要继续落实《池州市委、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着力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林业要素市场建立;二是林业评估机构设立;三是特色林业产业园中园的设立;四是“十二五”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五是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六是林业担保融资、保险业务的拓展。
 
 
 
 
 
 
 
 
 
 
 
 
 
 
池州市木竹加工主要规模企业名单
(共计24家)
   一、人造板规模企业(15家)
   1、胶合板企业:青阳国兴木业、石台八达木业
      东至义龙板厂
   2、纤维板企业:贵池东盾木业、东至森隆鑫木业
   3、刨花板企业:石台三林木业、石台成龙木业
      东至凯林木业
   4、细木工板企业:贵池平原木业、贵池敦上木业、
      东至三玲木业、东至兆利木业、石台仙宇板材
   二、竹地板规模企业(2家)
      青阳新河竹业、东至双辉竹业
   三、竹签竹筷规模企业(3家)
      贵池鸿亮竹业、东至宏达竹制品厂、东至九华竹制品厂
   四、机制炭规模企业(2家)
      石台九洲制炭、牯牛降炭业
   五、竹木成品家具规模企业(2家)
      青阳秋田木业、石台华通家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