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林清平
今年2月24日上午10时20分,青阳县毗邻林区发现林火,林火迅速燃烧至该县杜村乡长垅村集体林山,情况危急。接报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果断指令杜村乡森林消防专业队立即赶往处置。15分钟后,迅速集结的杜村乡森林消防专业队赶到了火场,并立即展开了林火扑救。
与此同时,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又连续发出3条指令:县直属森林消防专业队火速出发赶往火灾现场;与杜村乡相邻乡镇的庙前森林消防专业队即刻赶往增援;另一临近乡镇的五溪森林消防专业队全面做好扑火战斗准备。
1小时后,林火在森林消防专业队的合围下被迅速扑灭。在这次扑火战斗中,该县出动的四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呈现出阶梯状分布、递进,全力保证了专业扑火组织、指挥、实战的需要。
这种高效率的扑火场面在一般的林区非常少见。常见的情况是,一旦发生林火,林区上至各级领导,下至普通群众,纷纷出动,奔向火场扑火。然而,由于扑火者大多没有专业扑火知识,不仅在火场实际能发挥的作用不大,还给后勤补给造成强大压力,往往使扑火工作事倍功半。
青阳县是我市乃至全省重点山区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9%。境内林区地形复杂,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和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又坐落附近,森林防火任务十分艰巨。
从2007年起,该县林业局创新森林防火理念,瞄准森林防火的科学扑救,先后成立了12支共180多人的装备优良、队员素质过硬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专业队以各乡镇、林场为组建单位,以青壮年职工、基干民兵、青壮年劳力为骨干成员。
青阳县森林消防专业队在建队模式上从实际出发,视情组队,不搞一刀切。在日常训练和培训中贴近实战,藉此提高队伍的实战能力,积累了实战经验。在装备的配备上着眼管用实用,先后投入近30万元配备森林防火运兵车、日本小松风力灭火机、森林防火专用灭火弹和阻燃工作服等装备。在调遣使用上,除实行“谁组建,谁调遣”之外,各支队伍接受县防火办的统一调遣,从而保证队伍的高效、有序运作。
2008年以来,青阳县各森林消防专业队不断加强责任制的落实,从队长到队员的责任均依岗位进行了设定和明确。各乡镇、国有林场对各自建立的专业扑火队伍在财力上给予专项资金的投入,先后落实了队员的人身意外、医疗保险等保障,部分乡镇还与队员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活跃在青阳县林区的这12支森林消防专业队,不仅彻底改变了过去全民扑火单打独斗的格局,而且大大提高了扑火的效率。去年2月12日夜8时许,该县某镇竹垄岗山场发生森林火灾。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向陵阳镇森林消防专业队、杨田镇森林消防专业队、国有林场森林消防专业队等五支森林消防专业队发出了扑火战斗的指令。接到指令后,各支队伍迅速召集、迅速整装,30分钟内全部到达了火场。面对夜间扑火地形不熟、视线不明、底数不清等不利因素,全体参战队员运用“划分战略灭火地带、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分兵全围点线突破”等战略战术,只用2个小时就迅速控制了大火, 3小时后,林火便被全部扑灭。
该文发表于《池州日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