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林业局依托全县丰富的森林、生态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创新发展、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林下经济促发展之路,有力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截至2022年底,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2.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3.01亿元。
一是政策扶持。大力推广林下立体经济模式,将林下经济作为我县农林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载体,出台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等措施,通过林业特色产业项目、林业科技示范项目等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切实巩固拓展我县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目前,以酉华、乔木、陵阳、杜村、庙前等乡镇为重点,发展建设3个千亩以上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扶持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林下累计发展黄精、牡丹、栀枝花、杜仲、白芨、桔梗、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其中九华黄精种植面积达1.5万亩),总产值达6.1亿元。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加快形成种养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产业经营体系。
二是示范引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地方特色,将培育壮大专合组织、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坚持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林农”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群众。截至目前,培育发展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家庭林场4家,市级林业专业合作社14家,市级林下经济示范点17个。
三是融合发展。围绕安徽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目标要求,探索建立森林旅游示范机制;利用造林清山材和采伐剩余物在林缘空地发展培植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特色养殖,通过建立“林草套种、以草养畜”的循环模式,解决林畜争地矛盾。全县各类生态旅游接待场所累计达259家,森林景观利用林地面积6.49万亩,2022年度全县森林旅游接待游客194.6万人次,森林景观利用收入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