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晨,62岁的吴振东匆匆用过早餐,便驱车几十里,赶到青阳县酉华镇乐元村的九华黄精种植基地。他俯下身子,指着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九华黄精对记者说:“黄精喜阴,生长期又需要适量光照。这里山高林密,气候湿润,是种植黄精的绝佳之地。”
吴振东出生医药世家,自幼便与九华黄精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吴振东成立安徽省青阳县九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开启创业之路。此后,凭借对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的突出贡献,吴振东担任池州市九华黄精产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并荣获池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1年,在各方支持下,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
“北有长白人参,南有九华黄精”。九华黄精是池州特色中药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通过传统挖采和零散种植方式,九华黄精的数量很难满足客户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吴振东深知,唯有科技创新,培育优质种苗,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方能保障市场供应和品质提升,推动九华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
说干就干。吴振东投入100万元研发资金,建设九华黄精的良种繁育基地与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成功打造1000余亩九华黄精栽培育种试验基地。与此同时,他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深入九华山风景区及青阳县一带山林,翻山越岭,历经艰辛,收集到20余种野生黄精种质资源。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吴振东团队完成了8个品系九华黄精的全方位比较分析试验,先后培育出九华黄精1号和九华黄精2号,成功获得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证书。“1号根茎呈链珠状,口感软糯香甜,营养丰富;2号根茎呈竹节状,特别耐涝,像个‘泥腿子’,土层薄的地儿也能扎根。”吴振东谈到这两个品种满是自豪。
但吴振东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又提出培育适应高海拔生长的九华黄精品种。团队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历经近1年的潜心钻研,培育出了适合高海拔种植、产量高且品质优的九华黄精3号,并顺利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评审。吴振东欣慰地表示:“这些优质九华黄精种苗一经面市,便备受市场青睐。2024年,九华黄精种苗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我们的努力变成了‘真金白银’。”
研发不止步,创新不止步。为持续优化种植技术和制作工艺,提升九华黄精品质,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牵头制定了“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九华黄精质量标准”“九华黄精茶加工技术规则”三项省级地方标准。同时,他们独辟蹊径,研究出仿野生原生态九华黄精种植术,采用在山上原生态的林下种植九华黄精模式,并且用木本药材套种遮阴方法立体化种植。如今该种植技术已在青阳县广泛推广,建立了超万亩九华黄精种植基地。
作为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之一,鲍康阜长期专注于种质资源收集保护、新品种选育以及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示范推广。“为应对病虫害,我们积极投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运用抗病品种、无病种苗,结合物理防治及生物有机肥,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鲍康阜说。
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各类奖状与证书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其中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证书尤为醒目。近几年,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8篇,成功申报加工装置发明专利7个。“我们致力将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九华黄精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眼下,我们正谋划将九华黄精产业链拓展至保健品、化妆品乃至药品领域。”谈及未来规划,吴振东满怀信心。
从一株种苗到一方产业,吴振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在九华黄精种苗培育的道路上,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创新与坚守的华章,为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铺就一条充满希望与发展前景的产业兴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