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林业局!
首页 / 资讯中心 / 县区动态

青阳县林业局:推深林长制改革 筑牢绿色基底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青阳县林业局 发布时间:2024-07-18 10:27
[字体:  ]

县林业局坚持以深化林长制改革为抓手,聚焦“五大森林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生态保护提标升级、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护绿,打造平安森林。不断完善林长制度体系,2024年上半年各级林长使用“林掌APP”巡林175人,巡林打卡总计3885次,林长巡林率达100%。护林员使用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林掌APP”巡林182人,巡林打卡总计5656次,护林员巡林率100%。印发《青阳县林长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林长履职效能。充分利用“人防+技防”“农户+社会组织”的综合防治模式,全面完成2023-2024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除治任务,零星清理松林15947亩,清理除害病枯死松树1693株,改造松林1515亩;完成九华山周边地区乡镇场及盘台自然保护区健康松树打孔注药保护4958株,对陵阳镇一线天、九黄公路两侧5000松林实施了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生物加化学防治。开展青阳县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建设试点工作,县、乡镇、村、基本网格四级网格现已完成落地上图,全县11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121个重点防火行政村、管护站共划定基础网格345个,初步实现全县范围内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

聚焦增绿,打造健康森林。坚持数量质量、存量增量并重,前期摸排可造林面积,迅速落实到具体小班和地块。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1730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封山育林完成20000亩,其中省级封山育林示范片2200亩;选派70余名技术骨干对造林主体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今年来,我县利用省级森林质量提升示范片项目,对2200亩的省级封山育林示范片和1000亩的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从项目作业各环节等都进行严格的项目管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形成示范效应。落实创建主体,打造绿美村庄2个、绿美乡镇1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开展古树名木全面巡查,落实1株一级、2株二级古树名木保护修复,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守护绿色文化遗产。

聚焦管绿,打造碳汇森林。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家乐为主,持续做好“林文旅”结合文章,建成九华原乡宿集等精品民宿集聚区,入选省百家精品民宿2家,市十佳民宿8家。依托南阳林场建设高端森林康养综合体,建设酉华林场爱自然科普教育基地,森林景观利用(森林康养、森林人家、林家乐等)15.65万亩,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8处、森林民宿37家、林家乐128家。落实创建主体,打造绿美村庄2个、绿美乡镇1个,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开展古树名木全面巡查,落实1株一级、2株二级古树名木保护修复,落实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守护绿色文化遗产。

聚焦用绿,打造金银森林。全县林下经济面积持续扩大,产值稳步增长,202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22.79万亩,经济年综合产值达到18.14亿元,其中九华黄精林下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产值6亿元。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林农”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2个、“十大皖药”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九华黄精)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建立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培育九华黄精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规模以上黄精加工企业2个,培育黄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个,引导成立九华黄精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带动农民就业2万余人,来自林下经济人均年收入0.7万元。

聚焦活绿,打造活力森林。县政府出台了《九华黄精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九华黄精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以培育“一县一业”九华黄精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品牌,认证九华黄精国家森林生态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池州市知名商标3个;获绿色食品认证4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个。发展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林业专业大户130户。大力发展以竹代塑,鼓励发展竹产业循环经济,推行全竹利用产业模式。全县在新河、丁桥、杜村共有6家企业开展竹签、竹筷、竹夹、竹制品生产加工,总资产规模7320万元,年生产能力15200吨,年销售额6100万元。县政府印发了《青阳县试行建设项目永久占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青阳县林地占补平衡工作领导小组,持续落实林地资源要素保障。2023年以来,全县共报批建设项目占用林地203.65公顷。2023年建立了补充林地储备库150.8336公顷,2024年上半年建立补充林地储备164.3733公顷,全力保重大项目、保重点工程、保重要基础设施。组织相关人员对拟补充林地图斑进行调查核实,出动164人次调查核实图斑82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