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一项改革”,林长制体系不断健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暨市级林长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建立市级林长联系基层林长、林业产业基地和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的“三联系”制度,公开公示乡、村两级林长履职情况,压紧压实基层林长责任,全面构建“市统、县建、乡管、村用”的林长制责任机制,全市市县乡村1008名林长共开展巡林督察1.8万余次,发现并解决生态保护和林业建设问题2.36万余次,不断把改革触角向基层延伸,形成协同推进五绿合力。
(二)聚焦“两个突破”,林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一是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编制《池州市2022年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国际首个“以竹代塑”类产品ISO标准正式立项。市政府与国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以建设“4中心+N产业园”为主要内容的池州竹制品综合循环利用示范中心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高新区、安徽鸿叶集团与深圳怡亚通公司已就竹制品收储交易中心项目建设方案达成共识,力争年内达成投资合作协议签订。已落实各县循环产业园初步选址,完成9个竹片厂投资、4个竹片厂基地选址。二是林业碳汇试点先行。以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长江(池州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等造林绿化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森林固碳增汇行动,全省率先开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国有林场2.32万亩林地提供的价值123.25万元碳汇价值风险保障。组织青阳县南阳林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试点。
同时,以创建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为契机,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鸿叶竹业、天方茶业2个示范园获批首批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元四村森林康养基地获批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推荐池州市鸿亮毛竹专业合作社、青阳县百草园黄精种植专业合作社申报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三)抓好“三大工程”,生态提质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基本完成。已完成项目营林造林16.44万亩,占总任务的93%,精心打造6.2万亩综合治理示范片(点)34个,国家林草局政府网、中国绿色时报头版给予高度评价。二是长江(池州)生态廊道造林任务超额完成。完成4.5万亩人工造林任务,完成率100%,目前保存合格面积3万亩,因灾受损1.5万亩(已列入2023年因灾受损补植补造任务)。超额完成封山育林11.67万亩,退化林修复7.24万亩,森林抚育14.81万亩。三是国家储备林项目进展顺利。贵池、东至、石台均依托国有公司成立国家储备林投融资平台。目前,贵池区、东至县总规已正式批复。石台县总规通过省级初审。贵池区完成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计划投资10亿元,并在梅街镇刘街居委会栏坑林场开展项目试点。
此外,全国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已建成12个全国林业标准化林业站,申报2022年全国标准化林业站5个,石台县矶滩林业工作站作为安徽省“家乡的林业站”推荐典型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四)守好“四个底线”,生态保护迈出坚实步伐。一是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管坚强有力。保持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排查图斑1793个,经核实查处违法图斑237个,查处率100%。开展候鸟专项整治行动、蛇类监管专项行动、2022清风行动等执法专项行动,与多部门执法联动150余次,查处野生动物案件96起(其中刑事案件35起),打掉犯罪团伙2个。二是森林防火平稳平安。开展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加快林火阻隔网络建设,建成33公里的生物防火林带,全市共出动防火宣传车3500辆(次),印发宣传单页8.2万张,发送防火提示信息40万条。三是自然保护地管理持续增强。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回头看”,开展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推进升金湖、十八索、九华山、齐山-平天湖、石台溶洞群等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及报批。对全市22处自然保护地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查,累计检查点位2196个,对150个点位开展“回头看”,发现新增问题13个,全部整改到位。升金湖自然保护区智慧监管平台初步建成,新增圩口统管面积3500亩,完成总投资10.9亿元的升金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地方债一案两书编制。坚决打好非法捕捞等问题排查整治百日攻坚战,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外勤人员2000余人次,执法车辆400余车次,排查农贸市场101个次、水产经营户252户次、餐饮门店1014户次,共查处违法捕捞案件24起,其中办结20起,一次性销毁钓竿、渔网、渔船共计12吨,教育驱离垂钓、采集水生植物人员2100余人次。四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力有效。开展松材线虫病即死即清松林面积4.9万亩,择伐病死松树2.8万亩,清除病死松树1.9万株,打孔注药7.6万株。开展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全市发生2200亩,防治面积11480亩,美国白蛾在我市呈零星点状分布,在可防可控范围。
二、2023年工作谋划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立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走在前列、形成特色”的总要求,推深做实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各项举措,以高质量夯实生态本底、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高水平推进改革创新的“四高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试验区、长三角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先导区,为建设现代化“三优池州”厚植生态底色,为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做出池州贡献。
(二)预期目标。全市国土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林业富民能力得到增强,生态文化建设达到新高度,林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森林碳汇能力得到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湿地保护率超过60%,活立木蓄积量达3240万立方米,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
(三)重点任务。
1.高质量夯实生态本底,谱写国土绿化新篇章。
一是推进长江(池州)生态廊道建设。计划完成营造林12万亩,因灾受损补植补造1.5万亩。重点实施黄山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项目8万亩,油茶新造及低改项目1万亩。
二是完成池州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按照项目建设绩效目标,保质保量完成17.7万亩建设任务,全面加强管护,确保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局总验收;发挥34个综合示范片(点)示范引领作用,走科学绿化之路。
三是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着力推进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储备林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参与储备林建设投资。贵池区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完成可研报告评审及国开行17亿元贷款授信,力争2023年正式开工建设。与国网池州供电公司、贵池区金桥集团合作建设九华密电通道油茶营造林项目。
四是开展全国林业站标准化和森林城镇、村庄创建。扎实开展乡镇林业工作站服务提升行动,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00万元,创建10个全国标准化林业站。创建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28个。
2.高效益发展富民产业,建设两山转化新样板。
一是推进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初步建成全市竹产业“四中心+N个循环产业园”发展框架,全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达30亿元,比2022年增长50%。主要目标:竹吸管加工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全面达产;智能竹制品设备制造中心项目建成完工;竹生物质研究中心项目正式运营;竹制品收储交易中心项目开工建设;首个竹资源综合循环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推进国有林场转型发展。指导各国有林场充分利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林业碳汇等生态产业上的优势,力争2023年谋划优质项目3个。在严守底线、红线的前提下,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合作经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建设发展,盘活森林资源和闲置资产,谋划推进南阳林场森林康养基地项目、酉华林场爱自然科普基地,计划分别投资5000万,南阳林场森林康养基地一期计划投资1000万元。
三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经营主体申创龙头企业、示范园区、林业品牌等,力争2023年新增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1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省级示范家庭林场5个、省级林业合作示范社5个、林业特色品牌1个。推进九华黄精、西山焦枣、油茶等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聚焦补链延链强链,指导帮扶林企做大做强;计划新增九华黄精等林下经济面积1万亩。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经营主体参加义乌森博会等长三角地区大型展会,着力提升我市林业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是强化双招双引力度。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和开发模式,加大对竹产业、绿色食品(林特)和森林康养产业的招引力度。继续推进与国家电投科学技术研究院、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加快竹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与浙江弄潮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我市林业生态、碳汇和数字生态城市等建设,策划、申报林业重大项目,谋划包装企业想要、资本愿投的优质项目。
3.高标准实施资源保护,构建生态安全新格局。
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及报批,重点完成升金湖、九华山、齐山-平天湖、石台溶洞群等重点保护地总体规划报批,及时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形成准确清晰边界。全力抓好14个省环保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对历年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件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绿盾行动遥感线索点位、市级层面排查问题开展“回头看”,不断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继续巩固升金湖为代表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非法捕捞等问题排查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成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配合东至县政府完成龙源、绿野整改工作,努力将收储场地打造成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宣教基地。全力配合做好黄山国家公园创建,整合、联动周边生态旅游资源,推进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齐山-平天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天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公园建设。
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落实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监测评价体系,完善林地用途管制制度。组织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严格执行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政策,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持续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涉及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等违法行为。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不放松,强化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持续做好市级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谋划全市新一轮森林防火项目,推进“防火码”应用。
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风险防控。出台《池州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条例》,组织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联检,加强疫情封锁和疫木监管,加大病媒生物化学和生物防治力度,确保疫点从32个下降到30个,发生面积下降到3.52万亩,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盘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现无疫情。对全市132株古松名松分批次实施“一树一档”“一树一策”。做好美国白蛾、马尾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等其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积极开展林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收容救护。科学开展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做好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纳入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险种的政策衔接,统筹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工作。积极跟进东至县梅城林场花榈木迁地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植物园、中华秋沙鸭种群调查及其栖息地监测项目建设。
(四)高水平推进改革创新,注入林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扎实推进林长制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深入挖掘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谋划出台全市示范区先行区调整方案。完善市、县两级林长联系基层林长、林业产业基地、林业产业经营主体“三联系”等林长制各项制度,积极推进安徽省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推广应用。
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业“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引导农户依法参与林权交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林权流转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引导高效有序集中流转林权。持续推进林业投融资工作,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进“林长制国元护林保”“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和“五绿兴林·劝耕贷”,盘活农村林业资源资产。
三是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推深做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石台县“皖南山区香榧丰产生态栽培技术推广示范”、贵池区“枣新品种‘八月脆’的高枝换头与推广”、皖南石质山地植被及景观恢复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实施。推进《林木单芽贴皮接技术规程》、《九华黄精原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林业标准化制定项目。申报“九华黄精”省级林木良种审(认)定。
四是探索推进林业碳汇发展。组织南阳、酉华林场实施实施林业碳汇试点项目。积极申报森林碳汇指数保险省级试点,在全市6个国有林场推广森林碳汇指数保险。谋划实施公益林和商品林中的幼龄林、中龄林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和石灰岩山场森林质量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