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林业局!
今天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池州市林业局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800003280300W/202407-00016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池州市林业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名称: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全会第3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4-07-23
废止日期: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全会第3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23 17:07 来源:池州市林业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知联会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湿地保护区高质量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统计,全市湿地面积67003.64公顷,湿地率8.0%。湿地类型多样,主要有河流水面22661.76公顷、湖泊水面19879.29公顷、水库水面2520.26公顷、坑塘水面14737.23公顷、沟渠4168.58公顷、内陆滩涂2938.06公顷。建有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5处,湿地保护面积35557.02公顷,湿地保护率53.07%,湿地建设和保护工作已成为池州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关于提案中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一)关于强化制度顶层设计的建议

一是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按照国家林草局统一安排部署,2020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四轮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编制《池州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依法依规调整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将建制城镇和部分人口较多的中心村、集中连片稳定耕地、较大面积集体人工商品林等调出自然保护地范围,累计调出面积约1.69万公顷,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矛盾冲突。目前《安徽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含池州市)已经省委、省政府审定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二是健全管理体系。20231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局出台《安徽省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准入管控清单(试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全面考量历史与现实、即期与长远、保护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明确了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自然公园的严格管控区、可持续利用区等4个管控分区有条件准入的建设项目类型,在确保生态保护空间前提下,为合理利用留下空间、提供依据三是落实管理责任。将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纳入林长制、河湖长制、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推进湿地保护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各级林长、河湖长履职尽责。同时,通过每年湿地日野生动植物日等活动,面向城镇、乡村、学校广泛深入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社会保护氛围。

(二)关于发展湿地生态农业的建议

我市高度重视湿地生态农业发展,持续打好九华、长江、富硒、湿地四张牌,建设环九华山、池州主城区、沿秋浦河、环升金湖四大片区。东至升金湖综合旅游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6.8亿元,布局升金湖区域生态农业、渔业、旅游以及湿地碳汇板块,构筑湿地保护与利用的“1+4”新模式。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和旅游局进一步加强湿地生态农业宣传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主体开展湿地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推进湿地生态农业产业由总量扩张向总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并重转变。

(三)关于做好生态+’旅游文章的建议

一是推动业态融合,丰富产品线路。秋浦仙境风景道升金湖山水田园旅游风景道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风景道。人间天路平天湖被外交部向全球推介,依托风景道的尧舜圣境话茶乡三美东至品茶经4条线路获评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线路。启动2024百城千车万人驾游池州启动仪式、全域自驾产品发布会活动和东至县春季自驾活动,共有近300辆自驾车、近千名车友参加,活动整合池州318国民公路、九华秘境旅游风景道、秋浦仙境旅游风景道、升金湖山水田园旅游风景道、石台天路5条自驾游风景道,同时与全市42A级旅游景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20余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联动,推出自驾游特色线路20余条。举办爱中华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启动仪式暨(中国·池州)杏花村清明诗会和中国·皖美山水龙舟赛·池州杏花村站,推动生态旅游与康养、研学、运动等的跨界融合发展。二是丰富科普研学项目,提升旅游品质。配合举办守护美丽长江主题研学旅游活动,推出探寻诗中杏花村等系列研学旅游产品。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的池州市研学旅行研究中心举办系列研学公益体验课程,包含湿地探索、植物研究、虫鸟观察、秋浦河探秘、农耕体验以及诗词欣赏等多个主题,带领学生探索自然。三是实施重点项目攻坚行动,完善基础设施。整合交通、水利、乡村振兴、文旅等资金13.12亿元推进风景道建设,新建(提升)风景道道路约170余公里,沿线新增停车位6613个、观景平台19座、旅游厕所17座、标识标286个、驿站12座、公交候车亭等其他设施51处、民宿31家。谋划旅游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29.325亿元,拟争取专项债14.2亿元,持续推动风景道基础设施完善。

(四)关于开展鱼类种群调控的建议

一是修订《自然保护区条例》。20228月,国家林草局网站公布了《自然保护区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征求意见稿将涉及原住居民生产生活的砍伐、放牧、捕捞等人为活动不再列入禁止性规定,待正式颁布后将会减少保护区内鱼类捕捞的政策障碍。二是开展资源本底调查。摸清重要湿地范围内鱼类种群的现状,科学分析鱼类种群调控的需求,为编制一湖一策和申请捕捞奠定基础。

(五)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的建议

一是做好金融平台服务,加大涉农贷款供给。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新农贷服务专区,强化产品归集、政策宣传、落地推动和监测反馈等全流程工作指导和督导,积极探索文旅金融方面新做法。二是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市场定位,聚焦九华黄精、鳜鱼等池州县域优势特色产业,优化新农主体准入和信贷担保,为参保农业经营主体针对性创设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构建农业保险+普惠金融体系,筑牢风险兜底保障。2023年国元农保成功与东至县林业局签订首单《鸟类致害农作物政府救助责任保险合同》,将升金湖外围农作物因受到鸟类损毁而遭受的损失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内,为升金湖外围地区广大农户提供8000万元的风险保障,目前已决赔付21件,43万元,为大量鸟类觅食导致当地农作物受损提供了补偿渠道以及人与湿地和谐共存提供了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落地。待《安徽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批复后,组织开展升金湖、十八索等保护地规划编制报批和勘界立标工作,合理划分功能区,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旅游活动和资源利用,科学布局相关基础设施,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前提下,合理修建观景设施、湿地步道等,不断提升公众体验感。

()支持发展湿地生态产业。强化政企共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等参与湿地建设运营,优化湿地产业布局,推动绿色发展。在平天湖、秋浦河源和杏花村湿地公园开发更具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放大生态旅游产业,同时注重品牌效应,打通产品溢价增值通道。

()探索开展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鱼类种群调控。针对升金湖等保护区因常年禁捕,导致鱼类资源不断增长现象,我局将指导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科研监测,由有关单位组织编制鱼类种群数量调控方案报批实施,有效保护主要保护对象的生境。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欢迎继续关注湿地保护利用工作,并积极建言献策。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池州市林业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 江飞

联系电话:0566-2828110

 

 

                           池州市林业局 

                                                             202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