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林业局!
首页 / 资讯中心 / 媒体聚焦

池州日报:筑生态廊道 护碧水清波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1 16:26
[字体:  ]

3月15日上午,天气晴朗。行走在位于贵池区秋江街道的长江普庆段,只见杨树、池杉等万余株树苗立于岸边,沐浴着江风,分外美丽。走近细看,一株株树木已然吐露新芽。树林之下,绿油油的小麦长势正旺,舒展着身姿,让人欣喜不已。
      “如果单种杨树,每年需支付两次请工人除杂草的费用,大概要花费7万元。套种小麦可以有效地把杂草覆盖掉,不仅能省掉除杂草的费用,还利于杨树的生长,带来一定收益。”秋江圩造林公司现场负责人王兵说,今年该公司在长江普庆段种植了800余亩树木,其中套种小麦170亩,小麦每亩纯收入有200多元钱。
      “你看,今年我们栽种的是新品种‘3804杨’,这种杨树无飞絮,不仅能降低飞絮引发过敏的情况,还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在一旁进行指导的贵池区乌沙镇林业站站长桂池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生态廊道岸线防护林建设中,我市积极推广新品种,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择造林树种。同时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探索林下套种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造林主体积极性。
      当天下午,走进东至县东流镇学湖公园,蜿蜒的步道向着岸边延伸,桃红柳绿、生机盎然的林木景观错落有致……游客在这里拍照打卡,尽情享受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得益于长江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这里杂乱不堪的景象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岸线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拥有长江岸线162公里,是全省长江大保护的重要区域。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长江(池州段)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沿江最美绿色生态廊道。
      为持续绿化美化长江岸线池州段,2021年,我市成功申报全国首批、安徽首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总任务17.7万亩。项目按照“以水定绿、依水布绿”思路,整体规划市域范围内长江岸线及6条长江一级支流流域作为建设区域,实施长江生态廊道国土绿化、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乡村绿化美化、营造油茶林、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等六大工程。
      “截至1月底,我市已全面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17.7万亩绩效目标任务,其中人工造林5.1万亩、退化林修复4.2万亩、森林抚育6.6万亩、油茶营造0.8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1万亩,并通过省级核查验收、国家局总验收评价。”市林业站站长周志军表示,“如今,长江池州段沿岸‘颜值’越来越高,市林业局将着力建设长江生态廊道,持续提升沿江生态景观,为‘守护一江碧水’筑牢绿色屏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