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0名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22名随军家属被定向招聘至事业单位、699名军人子女享受入学入托优待……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4年来,我市用心用情解决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让这片红色基因浸透的热土处处涌动着拥军优属的暖流。
退役不褪色,扬帆再起航。查成树在部队服役8年,曾多次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回到地方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根据他的特长以及就业意向,为其牵线搭桥,最终在凯盛信息显示材料(池州)有限公司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当过兵的就是不一样,自律、严谨、责任心强。”入职后不久,大家对查成树赞不绝口。如今,他已升职为该公司安全部主管,先后完成9项技术创新并获国家专利,被评为“安徽省退役军人就业之星”。
近年来,像这样为退役军人牵线搭桥找到心仪工作的例子在我市不胜枚举。“后路”无忧,官兵才能不愁。4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安置、就业、创业”同步推进,已妥善安置15名军转干部到公务员岗位工作,妥善安置311名符合政府安排条件的退役士兵到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工作,事业单位安置率达96%以上。同时,确定了46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实训)基地,聘任21名创业指导导师,举办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人岗”精准对接会、开展“老兵带新兵,创业心连心”等活动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4年来,帮助近2000名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为了解决创业资金难题,还专门开发了“拥军贷”,为194名退役军人创业授信放款7456.5万元。
在我市,军人无需忧虑自身的退役安置问题,同样也无需因家属的就业和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分心或担忧。
去年8月,军官王明伟的妻子和孩子随军来到池州,家人落户、孩子入学等问题成了他的“挠头事”。市双拥办了解情况后,迅速与相关部门多方对接,为他们解决了户口迁移、孩子入学等问题。说起这件暖心事,王明伟至今难掩感激之情。
据悉,为了做好军人的“后院”工作,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做好事业单位定向招聘驻池部队随军家属工作的通知》,对口安置随军家属8人,并连续4年共拿出22个事业单位编制定向招聘随军家属。同时,定期开展“送岗位进军营”活动,帮助35名随军家属实现高质量就业。
在子女教育方面,我市修订了《池州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保障军人子女优先选择幼儿园入园或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对符合条件的军人子女落实中考降分录取政策(最高降10%约66分)。4年来,699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各学校也同步开展了教师与军人子女帮扶活动。
更让军人暖心的是,我市还率先全省在实施“普惠优待”方面进行制度探索,让退役军人、军人军属等群体享受政策红利。
不久前,当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退役军人汪宝明的孩子因患重病做了手术后,立即为他送去了一次性医疗救助金2.5万元,让这个深处困境中的家庭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全省率先设立100万元拥军专项救助资金、100万元退役军人帮扶救助资金,并在各县区设立了15-80万元优抚对象帮扶救助资金,实现全体优抚对象专项救助全覆盖。4年来,已为1981户家庭提供627万元帮扶资金。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畴,4年来,共提供了1000余万元救助帮扶资金。
浓厚的拥军优属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参军报国的热情。贵池区唐田镇和平村黄彩霞的三个儿子接力入伍的事迹就是最生动的案例。“多好!三个孩子都去当兵了,还获得了部队表彰,政府敲锣打鼓地把喜报都送上了门。”提起黄彩霞一家,邻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的不仅是接力入伍的佳话,更有对相关部门“尊军崇军”的赞赏。
从一块光荣牌到一片红土地,从一门三军人到一城双拥情。“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已经是“池州大家庭”的社会共识,也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投身军营,参军报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池州是革命老区,已连续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6次荣获“安徽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接下来,将继续发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军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服务,助力拥军优属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